你的浏览器OUT了o(╯□╰)o,想更好的浏览网站,请升级你的浏览器: IE8+ Chrome Firefox

张泽群正能量的传播使者

发表时间:2023-12-21 17:31:45 来源:新闻动态

  “让这个组织中的优秀青年影响你、勉励你、激励你,提醒自己走得更端、更正”

  初次与张泽群见面,映入眼帘的是一身深灰色的休闲服配一件卡其色的风衣,与记者在电视中看到的装束截然不同。除了特有的气质与风度外,记者还可以感觉到一种磁场,那是一种浑身散发着极具辐射力的能量。

  在和张泽群的交流中,感受最多的是他的一种心路、一段路程,他是一个对人生思想理念负责、懂得感恩的人。他的梦想、责任、精神、心态,分别与价值观、人生观、世界观相互交织。作为一个媒体人,记者看到了他谦卑的人格魅力和对人生给予希望的曙光。

  身为全国青联委员的一员,他这样评价自己:“我非常幸运”、“我相信敬业为人”、“我相信天道酬勤,对专业负责,就是对自己负责,对自己负责,才能对别人负责”、“没有价值观,哪里还有人生观,还有一个大的观点是对世界的认知”……

  看得出,多年的职业生涯已经使张泽群将主持人职业根植于血液,融入了生活。虽说他评价的是自己,但折射出的却是他的人生态度、思考方式和价值标准。?

  张泽群是经历四次大考后,考入北京广播学院(现为中国传媒大学)的。采访中他对记者说,他是我国刚刚恢复高考政策不久后的时代宠儿,那时候人们对大专院校所设专业还不太清楚。

  他上初中时,刚刚恢复高考。他于1980年初中毕业,1982年高中毕业。那时的张泽群和同学们对大学的情况知之甚少。虽然大家都有考大学的目标,但是具体考什么大学,老师也未明确告知,很少学生有明确的大学目标。那时升学率很低,大约只有百分之几。

  张泽群说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学生。1982年,老师通知他去参加广播学院的专业应试。其实当时他并不了解什么是广播学院,更不知道播音系是什么,但那时的他就只有一个梦想——能够上大学。

  其实,这是大部分学生都有过的一种懵懵懂懂的梦想状态。张泽群对记者说:高中时候他的成绩并不突出,想的唯一一个上大学的捷径就是被“招飞”,当飞行员。结果第一次体检就不合格,原因是没见过色谱被判色弱。他说:“就是巧合,第一次与梦想失之交臂。”

  但让他感到幸运的是另一个机会的产生。他说:“当老师拿着广播学院播音系招生通知找到我时,他觉得这是一条捷径,适合我。一是我的文化类成绩比较低,艺术类考试对文化类成绩要求不高;二是我的作文写得比较好,所以他觉得在那里可以圆我的大学梦。”

  圆梦,当今时代已经让人们很熟悉的词汇。为了圆梦,张泽群从此步上了自己的艰辛之旅。

  他说:“第二年去考,没有通过初试,但却奠定了自己之后的发展趋势,对广播学院播音专业基本上有了初步的印象和概念。”接下来,通过一系列的准备与坚持,终于在1985年,他如愿以偿地考入了中央广播学院。

  张泽群,他的圆梦过程是一次又一次经历重生的过程。因为从1982年到1985年,在四年的时间里,他所经历的心路历程是一个模糊而清晰,艰难而痛苦的过程。高考第一年他什么也不知道;第二年知道了却没准备;第三年是待专业课通过,接到文化课录取通过后才背史、地,当然考不上;第四年不抱希望,正在经历与积淀时,意外获得惊喜。

  四年的高考之旅,考的不是大学,考的是张泽群的耐性、心性、心智与信念。在他考上大学的时候,他的高中同学都已经临近毕业。他,是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相信了自己,看清楚目标,紧盯着不放才圆了自己的大学梦。这需要一种勇气,一种接受来自外部环境挑战的勇气。

  对张泽群本身而言,他是幸运的。他赶上了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后的各种机遇,上大学不收费、最后一届包分配、首届大学生供需见面会,他自己将这些看作是机遇的眷顾。但在记者看来,在他看似幸运的背后,隐藏着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。

  他,共参加过三次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比赛。在1988年参加第一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之后,中央电视台筹办青年节目,他就开始关注青年活动、并服务于品牌栏目。他从1989年、1990年开始筹办青年节目一直到2000年离开《十二演播室》,经历了12年的时间。

  而他在25岁,就职于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时,就已经拍了《山碑》,一部三集的纪录片。

  现在由题写的“山碑”二字已经被永久地镌刻在太行山上。他说,在那个年代他们追求的生活格外的简单。“1993年农业制片厂分配给我一间平房,心中感激非常,那时候想得更多的是想要做好节目,没有想过要赚多少钱。当时的最大的收获,就是给自己确定一个信念。”

  正是那个环境培养了他做事的方法、准则和价值标准。1990年,他拍了第一部专题片,到2000年,张泽群已能既当主持又当编导。那时青年、农业节目都是专题类,专题节目的主持人最简单,主持人的分量、表现程度也比较局限,即使是访谈节目也很受限制。

  后来,他决定自己做编导,他说:“这样做才能够表现自己对社会的关注、关心、关切。有时一个记者对一个问题、一种现象的报导往往会引起一种共鸣、一种轰动,就像一个名角能救活一个剧种一样。”

  他对记者说:“在我30岁那年,刚刚一听说艾滋病,便在中央台做全面深入地报道——介绍疫情、传播途径、防治方法、危害的严重性。节目名字叫‘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’。我们当时的《12演播室》是一档周播专栏,一周一次,结果这期节目创了收视纪录。连当时的《焦点访谈》、《新闻三十分》都来管我们要素材,因为我们意识的超前,话题的深度,都走在新闻前面。现在电视外部受新媒体的冲击,内部受到娱乐栏目的冲击,有人说电视岌岌可危。但其实危的永远是节目形式,活的是思想内容。从事电视工作以来,我的信念就是——内容为王。”

  再就是1994年的南沙与1995年的艾滋病两个专题,当时地方台都想不到这些。张泽群深深明白,做就要做能体现央视价值观的。比如:春节联欢晚会各个台都能做,但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春节联欢晚会,就只能是中央电视台的。而最能代表央视春晚的是一个不是节目的节目——读贺电。

  他说,自己参加了7年的春晚主持,念了6年的贺电。虽然是短短1分钟,贺电的精神实质是“四海同心,天涯共此时,中华民族大团圆”。当你有央视的责任心、价值观、意识,念电报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。因具备现场采访经历和央视的责任意识,所以张泽群读出的贺电不同于他人,一位资深导演对他做过这样的评价:“张泽群读贺电读出了感情”。

  更因为带着责任,一种社会责任,所以他在2014年开了多场讲座,主题都是“我看价值观”。他想通过这样的讲座,帮助年轻人认识价值观,尤其是青少年,到底该相信什么。

  张泽群不单单是一名主持人,更是一名专家学者型的主持人。他在很多年前就曾思考过“敬人为业,还是敬业为人”。“我们要学会分辨,区别什么是昙花一现,什么是真正的高尚。”

  张泽群1998年加入全国青联,是第八、九届全国青联委员,2011年6月被聘为河南省第十一届青联名誉主席。

  从他的事迹分析,他是一个合格的青联委员,是青年人的表率。他说自己从1990年开始做青年节目,而且在青年时期就做了很多与青年相关的电视节目。

  他跟青联接触始于1992年,对十大杰出青年颁奖活动的采访。之后,从1993年起,他主持了16届“十大杰出青年”颁奖活动。他说:“每年我站在台上,看到十大杰出青年的那一刻,我的内心是充满澎湃的。”因为在那一刻,他近距离接触中国最优秀、最杰出的青年精英。从他们身上,能够正常的看到精神的力量;从他们身上能够正常的看到青春的力量;从他们身上能够找到纯正的能量和“电光”。

  “他们是精神的标杆。从他们充满热情的内心,使我得出一句总结:‘少年强则国强,青年强,中国更强’。”

  他是通过和青联有了接触,了解了青联组织后主动向青联提出的申请。1998年他正式加入全国青联。他说,自己并不在乎在青联中的职务是什么,就是觉得能有机会进入到这个组织,在这个组织里让自己去感受青春的风采,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鼓励,促使自己更加优秀和成长。“让这个组织中的优秀青年影响你、勉励你、激励你,提醒自己走得更端、更正。”

  青联是个社会,是个平台,是中国优秀青年的联合体,是让全国青年人接收正能量的发射中心,更是有作为的青年向往的组织。而张泽群作为这个组织中的一员,他能淡化荣誉、地位,强调社会价值、社会影响,他将荣誉看作是自律和自我约束的工具。

  面对自己今天所获得的成就,他的自我评价是:一、艺多不压身;二、没有白下的功夫。此时记 者眼里的他,不像一个主持人,倒像一个社会教育工作者,正能量的发射塔……

  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,他的电话共响了三次:第一次没有接听,看得出是对记者的一份尊重;第二次听见他与对方的通话中用到了“敬业、真是敬业”这两个词;第三次他又用的是“程序、走正常程序、总是有规矩的”。可见他已将“敬业、程序、规矩、原则”等与价值标准有关的词汇种植在自己的脑海里、体现在自己的语言上、诠释在本人的行为中。

回到顶部